作者: 胡德光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7-25 10:09
幾張板凳一放,村民圍著一坐,咱的事咱商量,一場“小板凳議事會”開始了。連日來,鄄城縣富春鎮以“小板凳”為載體,開創“宣講+議事+服務”的議事協商新模式,大家以“拉家常”的方式讓一個個網格成為密切黨群、干群關系的“連心橋”,用貼近群眾生活、接地氣的話語,深入村莊、走進農家,凝聚群眾力量,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。
“小板凳+微課堂”,構建理論宣講新陣地。組建由村“兩委”成員、駐村“第一書記”、鄉賢能人、志愿者構成的“板凳宣講團”,針對農村留守老人多、文化程度偏低的特點,將政策文件轉化為“方言土語”,把理論要點融入“田間故事”。打破傳統課堂限制,將宣講陣地延伸至農村大集、文化廣場、田間地頭。利用農閑時節在村頭巷尾搭建“流動課堂”,結合移風易俗、電信反詐等熱點話題開展互動式宣講。今年以來,已累計開展“防詐騙展演”“紅白事新辦倡議書宣傳”“村規民約宣講”等特色活動42場次,覆蓋群眾2500余人次,實現理論傳播從“單向灌輸”到“雙向互動”的轉變。通過生活化宣講,群眾的政策知曉率大大提升,電信詐騙案發率同比下降,婚喪嫁娶簡辦率達100%,形成“政策有人講、疑惑有人答、思想有人引”的基層宣傳新格局。
“小板凳+微議事”,打造民生治理新范式。創新推行“小板凳+微議事”形式,在各行政村劃定1個“板凳議事網格”,不定期召集村民圍坐議事,同時設置“民意收集簿”記錄群眾訴求,對能當場解決的問題即時答復,復雜問題提交村“兩委”進行會議研究,辦理結果通過“公示欄+大喇叭”雙線反饋。自“小板凳議事會”開展以來,共收集到涵蓋村莊建設、人居環境整治、村集體經濟發展、婚喪嫁娶等各方面的社情民意28條,開展議事35場次,解決問題17個。推動形成了“群眾事群眾議、群眾事群眾辦”的自治氛圍,在“問需于民、問計于民”中推動決策更接地氣、更近民意,實現小切口撬動“大治理”。
“小板凳+微服務”,開創便民惠民新路徑。秉持“群眾事群眾議,讓群眾自己唱主角”的理念,該鎮創新開設“小板凳+微服務”模式,積極動員婦女代表、老黨員、退伍軍人、鄉醫村教等群體成立“板凳服務團”,不定期開展更換維護基礎設施、走訪高齡獨居老人、幫扶特殊困境兒童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,引導群眾實現自我管理、自我決策、自我服務。如針對獨居老人安全問題,各村組織志愿者每周開展“敲門行動”,幫助檢查水電安全、代購生活物資,累計開展各類便民服務43次,惠及群眾500余人次。
記者 胡德光